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史志 > 民族史志资讯  > 详细页面

挖掘、整理、宣传西藏自古以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陈强强 2021年04月09日 阅读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挖掘、整理、宣传西藏自古以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引导各族群众看到民族的走向和未来,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西藏自古就是中国的一部分,藏族是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一员。藏族和其他民族的祖先,从远古就生活在西藏高原上,并与中国内地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充分挖掘、有效整理、大力宣传西藏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

  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丰富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事实。西藏自古以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跨度长、幅度广,体现在政治制度、社会生活、物质生产、文化风俗等方方面面。考古成果表明,早在距今5000年左右,驯化于黄河流域的农作物粟和黍就传入了西藏,并被西藏先民种植。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统一西藏各部,创造文字,颁布法律,发展农牧业,从周边地区和内地引进先进文化。随着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进藏,一大批内地学者和工匠来到西藏,西藏的许多青年也远赴内地学习儒家文化,大大促进了古代西藏农业、医药、天文历法、建筑等发展。比如,西藏传统的医药宝典《四部医典》充分吸收了中医药经典的精华,藏历深受农历影响采用天干地支的纪年方法,千年茶马古道上留下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印记。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藏各族人民同仇敌忾,共同抗击英军入侵,谱写了可歌可泣的爱国史诗。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西藏各族人民同心协力建藏,全国人民无私援藏,涌现出一大批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和个人,各族人民结下了深厚情谊。通过不断深入的交往交流交融,西藏各民族深深地融入了中华民族大家庭,成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加强全面系统挖掘工作。西藏自古以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有一些广为人知,如文成公主与金城公主进藏等,但是还有一些领域的史实有待全面系统地挖掘,比如,各民族在医药、天文历法、农业生产技术等科学技术领域交流互鉴的历史事实,人口较少民族与其他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等。有关部门应加强对相关研究的支持,做好资金、政策、人才等方面的保障工作,营造良好的研究环境。学界应深化认识,不仅要重视古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研究,还要特别重视新中国成立以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的研究,比如对全国援藏工作的研究等。对于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要理顺其内在历史逻辑,查漏补缺,系统全面地展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画卷。对于亟待全面深入研究的领域,要找准突破口,敢于创新,深入挖掘,加强交流与传播,提升研究成果的影响力。

  加强细致高效整理工作。新中国成立以来,专门的藏学研究机构纷纷成立,藏学研究队伍不断壮大,一批填补藏学研究空白的重要成果面世。下一步,还需深入开展相关研究整理工作。要爬梳与整理相关史料、典籍、文物、遗迹等,全面系统展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要翻译相关史料、典籍,考证简帛、古卷,科学发掘历史遗址,撰著史论。要重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主线的研究,将其贯穿到对生产生活等方方面面的研究中。还要做好研究成果的整理与转化工作,加强与宣传部门的合作,将一些学术性较强、传播价值较大的研究成果大众化,面向广大群众进行宣传,引导各族群众看到民族的走向和未来,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加强宣传教育工作。要坚持各族人民主体地位,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选树典型,加强教育引导。要突出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发展等主题,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深入开展西藏地方和祖国关系史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宣传方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针对不同的宣传对象采取不同的宣传策略。要做好学术研究成果的转化工作,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各族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传。要重视加强学校教育,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教育贯穿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要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善于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提升宣传工作效果。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我们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切实做好西藏自古以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事实的挖掘、整理与宣传工作,为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西藏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陈强强

  资料来源:

  中国民族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