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共计76项)
    
    
    
     
       
        
        
        
        
       
      
       
        
        | 序号 | 类别 | 编号 | 项目名称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 185 | 一、民间文学(13项) | Ⅰ-26 | 三国传说(荆州三国传说、荆州关羽传说) | 荆州市 | 
 
        
        | 186 | Ⅰ-27 | 张居正传说 | 荆州市荆州区 | 
 
        
        | 187 | Ⅰ-28 | 伍子胥传说 | 监利县 | 
 
        
        | 188 | Ⅰ-29 | 五句子歌谣(兴山五句子歌谣) | 兴山县 | 
 
        
        | 189 | Ⅰ-30 | 廪君传说 |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 | 
 
        
        | 190 | Ⅰ-31 | 女娲传说 | 竹山县 | 
 
        
        | 191 | Ⅰ-32 | 汤池传说 | 应城市 | 
 
        
        | 192 | Ⅰ-33 | 莫愁女传说 | 钟祥市 | 
 
        
        | 193 | Ⅰ-34 | 苏东坡传说 | 黄冈市 | 
 
        
        | 194 | Ⅰ-35 | 长篇叙事山歌 | 咸宁市 | 
 
        
        | 195 | Ⅰ-36 | 杨涟传说 | 广水市 | 
 
        
        | 196 | Ⅰ-37 | 土家族哭嫁歌 | 来凤县 | 
 
        
        | 197 | Ⅰ-38 | 陆羽传说 | 天门市 | 
 
        
        | 198 | 二、传统音乐(13项) | Ⅱ-39 | 火居道音乐(谷城火居道音乐) | 谷城县 | 
 
        
        | 199 | Ⅱ-40 | 汉江磨调 | 宜城市 | 
 
        
        | 200 | Ⅱ-41 | 星岩坪山歌 |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 | 
 
        
        | 201 | Ⅱ-42 | 官渡民歌 | 竹山县 | 
 
        
        | 202 | Ⅱ-43 | 汉江硪歌 | 沙洋县 | 
 
        
        | 203 | Ⅱ-44 | 浠水民歌 | 浠水县 | 
 
        
        | 204 | Ⅱ-45 | 大洪山民歌 | 随州市 | 
 
        
        | 205 | Ⅱ-46 | 五句子山歌(恩施五句子山歌) | 恩施州 | 
 
        
        | 206 | Ⅱ-47 | 石工号子 | 恩施州 | 
 
        
        | 207 | Ⅱ-48 | 高腔山歌(宣恩高腔山歌) | 宣恩县 | 
 
        
        | 208 | Ⅱ-49 | 穿句子山歌(鹤峰山歌) | 鹤峰县 | 
 
        
        | 209 | Ⅱ-50 | 沔阳民歌 | 仙桃市 | 
 
        
        | 210 | Ⅱ-51 | 吹打乐 (老河口锣鼓架子、五峰民间吹打乐、宜都民间吹打乐、红安荡腔锣鼓、建始南乡锣鼓、来凤打安庆、潜江唢呐)
 | 老河口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宜都市、红安县、建始县、来凤县、潜江市 | 
 
        
        | 211 | 三、传统舞蹈(3项) | Ⅲ-21 | 搭虾子 | 洪湖市 | 
 
        
        | 212 | Ⅲ-22 | 蚂虾灯 | 郧县 | 
 
        
        | 213 | Ⅲ-23 | 狮舞(安陆麒狮舞、潜江高台舞狮) | 安陆市、潜江市 | 
 
        
        | 214 | 四、传统戏剧(1项) | Ⅳ-24 | 花鼓戏(郧阳二棚子戏) | 郧县 | 
 
        
        | 215 | 五、曲艺(6项) | Ⅴ-25 | 善书(索河善书、沔阳善书) | 武汉市蔡甸区、仙桃市 | 
 
        
        | 216 | Ⅴ-26 | 跳三鼓(江陵跳三鼓) | 江陵县 | 
 
        
        | 217 | Ⅴ-27 | 公安道情 | 公安县 | 
 
        
        | 218 | Ⅴ-28 | 郧阳四六句 | 郧县 | 
 
        
        | 219 | Ⅴ-29 | 沔阳渔鼓 | 仙桃市 | 
 
        
        | 220 | Ⅴ-30 | 沔阳道情 | 仙桃市 | 
 
        
        | 221 | 六、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2项) | Ⅵ-6 | 武当纯阳秘功 | 十堰市 | 
 
        
        | 222 | Ⅵ-7 | 板凳拳 | 咸丰县 | 
 
        
        | 223 | 七、传统美术 (共计8项) | Ⅶ-10 | 灯彩(武汉花灯扎制技艺) | 武汉市汉阳区 | 
 
        
        | 224 | Ⅶ-11 | 泥塑(黄陂泥塑) | 武汉市黄陂区 | 
 
        
        | 225 | Ⅶ-12 | 木雕(荆沙榫卯木雕、通山木雕) | 荆州市、通山县 | 
 
        
        | 226 | Ⅶ-13 | 石雕(绿松石雕刻技艺) | 郧县、竹山县 | 
 
        
        | 227 | Ⅶ-14 | 膏雕(应城膏雕) | 应城市 | 
 
        
        | 228 | Ⅶ-15 | 英山缠花 | 英山县 | 
 
        
        | 229 | Ⅶ-16 | 咸丰何氏根雕 | 咸丰县 | 
 
        
        | 230 | Ⅶ-17 | 民间绣活(土家族苗族绣花鞋垫) | 咸丰县、宣恩县 | 
 
        
        | 231 | 八、传统技艺(19项) | Ⅷ-21 | 煨汤技艺(武汉小桃园煨汤技艺) | 武汉市江汉区 | 
 
        
        | 232 | Ⅷ-22 | 老大兴园鮰鱼制作技艺 | 武汉市硚口区 | 
 
        
        | 233 | Ⅷ-23 | 传统榨油技艺(黄陂杨楼子塆榨坊榨油技艺) | 武汉市黄陂区 | 
 
        
        | 234 | Ⅷ-24 | 糕点制作技艺(黄石港饼制作技艺、建始花坪桃片糕制作技艺) | 黄石市、建始县 | 
 
        
        | 235 | Ⅷ-25 | 风筝制作技艺(荆州磨鹰风筝制作技艺) | 荆州市 | 
 
        
        | 236 | Ⅷ-26 | 蒸馏酒传统酿造技艺(白云边酒传统酿造工艺) | 松滋市 | 
 
        
        | 237 | Ⅷ-27 | 绿茶制作技艺(仙人掌茶制作技艺、恩施玉露制作技艺、宣恩伍家台贡茶制作技艺) | 当阳市、恩施市、宣恩县 | 
 
        
        | 238 | Ⅷ-28 | 陶器烧制技艺(均陶烧制技艺、马口陶器烧制技艺) | 丹江口市、汉川市 | 
 
        
        | 239 | Ⅷ-29 | 织造技艺(大悟织锦带制作技艺) | 大悟县 | 
 
        
        | 240 | Ⅷ-30 | 蟠龙菜制作技艺 | 钟祥市 | 
 
        
        | 241 | Ⅷ-31 | 豆豉酿制技艺(杨芳酱油豆豉酿制技艺) | 通山县 | 
 
        
        | 242 | Ⅷ-32 | 牮纸制作技艺(黄龙牮纸制作技艺) | 通城县 | 
 
        
        | 243 | Ⅷ-33 | 应山滑肉制作技艺 | 广水市 | 
 
        
        | 244 | Ⅷ-34 | 豆制品制作技艺(利川柏杨豆干制作技艺、巴东五香豆干制作技艺) | 利川市、巴东县 | 
 
        
        | 245 | Ⅷ-35 | 油茶汤制作技艺 | 咸丰县、来凤县 | 
 
        
        | 246 | Ⅷ-36 | 漆筷制作技艺(来凤漆筷制作技艺) | 来凤县 | 
 
        
        | 247 | Ⅷ-37 | 湖北蒸菜制作技艺(沔阳三蒸制作技艺、天门蒸菜制作技艺) | 仙桃市、天门市 | 
 
        
        | 248 | Ⅷ-38 | 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天门蓝印花布印染技艺) | 天门市 | 
 
        
        | 249 | Ⅷ-39 | 囊匣制作技艺 | 省直 | 
 
        
        | 250 | 九、传统医药(7项) | Ⅸ-5 | 彭银亭中药炮制工艺 | 武汉市江岸区 | 
 
        
        | 251 | Ⅸ-6 | 张介安中医儿科诊疗法 | 武汉市江岸区 | 
 
        
        | 252 | Ⅸ-7 | 梅竹青跌打损伤疗法 | 武汉市汉阳区 | 
 
        
        | 253 | Ⅸ-8 | 邱氏医药 | 宜城市 | 
 
        
        | 254 | Ⅸ-9 | 麝火疗法 | 洪湖市 | 
 
        
        | 255 | Ⅸ-10 | 咸宁胡氏烧烫伤疗法及祖传秘方 | 咸宁市咸安区 | 
 
        
        | 256 | Ⅸ-11 | 严氏眼科中医疗法 | 咸丰县 | 
 
        
        | 257 | 十、民俗(共计4项) | Ⅹ-14 | 庙会(旧街花朝节、富池三月三庙会) | 武汉市新洲区、阳新县 | 
 
        
        | 258 | Ⅹ-15 | 七夕习俗 | 郧西县 | 
 
        
        | 259 | Ⅹ-16 | 民间商用数字 | 丹江口市 | 
 
        
        | 260 | Ⅹ-17 | 婚俗(孙桥婚俗) | 京山县 | 
      
     
     
     
      湖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名单
     
     
     
      (共计3项)
     
     
     
      
        
         
         
         
         
        
       
        
         
         | 序号 | 类别 | 编号 | 项目名称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 11 | 一、民间文学(1项) | Ⅰ-11 | 孟宗、黄香孝行故事(“孟宗哭竹生笋”故事) | 武汉市武昌区 | 
 
         
         | 79 | 五、曲艺(1项) | Ⅴ-14 | 打锣鼓(善歌锣鼓) | 京山县 | 
 
         
         | 80 | 六、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1项) | Ⅵ-1 | 岳家拳 | 黄梅县 | 
       
      
      
      
     
      湖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名单
     
     
     
      (共计11项)
     
     
     
      
        
         
         
         
         
        
       
        
         
         | 序号 | 类别 | 编号 | 项目名称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 119 | 三、传统舞蹈(2项) | Ⅲ-16 | 龙舞(杨店高龙、咸丰板凳龙) | 孝感市孝南区、咸丰县 | 
 
         
         | 121 | Ⅲ-18 | 五虾闹鲇 | 武汉市蔡甸区、洪湖市 | 
 
         
         | 124 | 四、传统戏剧(5项) | Ⅳ-16 | 荆州花鼓戏 | 监利县、天门市 | 
 
         
         | 125 | Ⅳ-17 | 皮影戏(秭归皮影戏、堵河皮影戏、东宝沮漳皮影戏、曾都皮影戏) | 秭归县、竹山县、荆门市东宝区、随州市曾都区 | 
 
         
         | 127 | Ⅳ-19 | 文曲戏 | 黄梅县 | 
 
         
         | 174 | Ⅳ-21 | 汉剧 | 荆州市 | 
 
         
         | 175 | Ⅳ-22 | 楚剧(大悟北路子花鼓戏) | 大悟县 | 
 
         
         | 177 | 五、曲艺(1项) | Ⅴ-23 | 鼓盆歌(潜江鼓歌) | 潜江市 | 
 
         
         | 149 | 八、传统技艺(2项) | Ⅷ-13 | 传统面食制作技艺 (蔡林记热干面制作技艺、浮屠玉  油面制作技艺、还地桥鱼面制作技艺、罗田手工油面制作技艺、应山奎面制作技艺)
 | 武汉市江汉区、阳新县、大冶市、罗田县、广水市 | 
 
         
         | 151 | Ⅷ-15 | 酱菜制作技艺(远安冲菜) | 远安县 | 
 
         
         | 184 | 十、民俗(1项) | Ⅹ-13 | 端午节(洪湖凤舟、汉江龙船会、泽林旱龙舟) | 洪湖市、郧县、鄂州市 | 
       
      
      
     
    
    
    
     来源: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官网-鄂政发[2011]33号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