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初的北方已是寒气逼人,冰天雪地。而祖国边陲广西,仍然是风和日丽、阳光明媚。清晨从桂林出发,山路弯弯、树木葱葱、河水清澈。一路颠簸后,慕名已久的广西南丹县里湖乡就要到了。我们此行的目的是征集瑶族支系白裤瑶的男女服饰。
美丽的百褶裙
在我们即将进入里湖乡时,山路边河滩树林的树枝上晾晒的一条条裙子,五彩斑斓,尤如蝴蝶在飞翔,我们的目光被深深吸引。赶忙拿起相机,迫不及待跳下车,将晾晒的衣裙“扫荡” 在相机里。这时一片嬉笑声再次吸引了我们的视线,原来十几个白裤瑶妇女正在河边洗衣服,几个男子在河滩陪着孩子们玩耍。好美的景色,好浓郁的生活气息。
妇女们蓄发盘髻,服装别致独特,简洁明快。上衣无袖,胸前背后用两幅方布镶拼而成,只在肩部用十几厘米宽的布连接,上端开一大空,以便穿着。后背两侧用6厘米左右的双层黑布做边条。腋下无系带纽扣,任其敞露,以便于夏季透风。前幅为黑色,无华饰,后幅为蓝色印染,上边挑绣着朱红色正方形图案,图形为直线交叉组成的回字、井字或亚字形结构,底部沿同样的色布宽边,加绣朱红色米形花纹。据说这一醒目图案是模拟过去被土官夺走的瑶王大印绣的。下着至膝的百褶裙,裙子面料是用当地生长的一种叫“沾膏”的树木汁浆染的。染色时,先用刀将树皮砍破,让树汁流入碗中,煮制成液体,再用自制的铁质浆染刀蘸树液在白布上绘制图案纹样,然后将布放入蓝靛缸中浸染。由于树液的保护,绘制花纹的部分未被蓝靛染色。纹线分深浅,富有本民族特色。裙脚饰有红色刺绣花纹,多为几何形花卉,宽约10厘米,再围一条比百褶裙稍长的面裙,宽约20厘米,黑底镶蓝边。绑腿为一条黄色绣花带,上边挑绣十字形花纹。这一简括的白裤瑶女子的夏日短衫曾被文化人说成是“开放” ,斑斓的百褶裙曾被都市人称为“摩登” 。
白裤瑶妇女晾晒棉麻
男子包白布头巾,将数件“Y”字形对襟长袖土布上衣缝在一起,颜色为黑色和白色。无领无扣,长仅能掩腹肌,后腰处开一燕尾形小口,束蓝黑色腰带,衣襟、袖口、衣脚均镶一条天蓝色土布宽边,宽边上用红、黄色丝线绣十字形花纹,左右两胸襟各绣一白色长方形纹样,两相对称。下穿白色土布灯笼裤,大裤裆。裤筒窄而短,平膝略过之,裤脚用黑布镶边,并挑绣3厘米宽的纹饰。在膝盖部位绣5条红色长短不一的竖纹,中间一条最长,两边两条依次缩短,形如人的五指,竖条顶端是十字形图案。相传百余年前,白裤瑶的首领为保护民族尊严,带伤而战,临终前在裤子膝盖处留下五指血痕。为永远不忘民族的历史,告诫族人们团结为重,男子的裤脚处都要刺绣上这5条垂直的红色纹样。膝盖以下,用黑色土布绑腿布缠裹小腿,再用挑绣着红、黑、白3色的米字形图案的绣花带将绑腿系紧,与裤相配,简洁大方又细致耐看,显得古朴清爽。
白裤瑶服饰的面料都是老阿婆手摇纺车,把一捆捆棉麻用勤劳智慧的巧手纺织成细纱,合着穗捻成匀称的线。阿妹们再将线绕到线筒上,然后轻涮漂洗,绕到高脚粮仓下。线晾干后进行纺织,一块块自纺的棉纱土布就形成了,之后就可以在这块布上尽情“作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