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县医疗集团的医护人员为小学生检查身体。 邢福义摄
6月24日,西藏自治区那曲市比如县人民医院转来一位急腹症病人。他是比如县白嘎寺的僧人强久,今年70岁,经诊断为急性阑尾炎。由于送来时延误了病情,腹腔感染,必须马上实施手术。
如果是一年前,强久老人除了转院,没有其他办法。当时,比如县人民医院转诊率高达90%。而这次,强久没有转院,医院当晚就为他实施了手术,老人终于转危为安。
近年来,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比如县紧紧抓住老百姓极为关心的医疗问题,重金投入,筑巢引凤,打造藏北医疗副中心,让优质医疗资源惠及更多农牧民。
没有健康,老百姓的幸福感从何而来?
那曲市委常委、比如县委书记陈刚,最早发现比如县的医疗难题,是在他2013年刚履新县委书记之时。陈刚血糖偏高,有一次,他想去县人民医院查一下血糖,却被告知做不了。
后来,他才知道,作为比如县医疗权威的县人民医院,检验科只能做血常规、大便、尿三大常规检查。检验科只有一名医生,他一休假,就连三大常规检查也做不了。
了解到这一情况,陈刚的心情十分沉重。全县7.6万名干部群众,就医要跑到260公里外的那曲、590公里外的拉萨,幸福感从何而来?
“健康指数体现幸福指数。医疗问题关系到民众的幸福感,关系到大家对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认可度。”陈刚说,比如县委、县政府决心下大力气补齐医疗方面的短板。
2016年,浙江省宁波市卫计委援藏干部刘琳到岗后,陈刚找到他,希望他能为比如县的医疗卫生改革出谋划策。
麻醉医生出身的刘琳,曾在宁波当过5年三甲医院副院长,援藏前在宁波市卫计委工作过4年,对于医疗卫生管理颇有心得。怀着为高原人民服务的一腔热血,他接下了这个任务。
刘琳带领团队对全县的医疗资源进行了全面摸底调研,情况令他震惊:9个乡镇卫生院,唯一的医疗设备是雾化吸入器;唯一设有病房的夏曲镇卫生院,病房又窄又小,条件脏乱。
除了硬件条件差,更让人头痛的是医疗人才短缺。刘琳曾在县人民医院的仓库里找出价值500多万元的医疗设备,大多是内地援助的,但是因为没人会用,设备只能尘封在仓库里。
经过大量调研、座谈和论证,2017年5月,刘琳起草了一份包括40多项内容的《比如县关于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并在县委常委会上获得全票通过。
当天,比如县委常委会决定,由陈刚任医改领导小组组长,同时任命刘琳为县卫计委主任、医疗集团院长。此后,比如县医改工作迅速启动。
整合资源、集约运行,加快医改步伐
比如县人民医院的门口,挂着3块牌子:比如县人民医院、比如县医疗集团、比如县与西藏阜康医院医疗联合体。它们代表了比如县医改的主要方向:整合资源、集约运行。
在比如县新城,有一座占地2.5万平方米的藏式风格大院,县人民医院、藏医院、疾控中心、妇幼保健中心、体检中心、传染病中心、消毒洗涤中心等医疗部门在这里集中办公。过去,它们分属于5家单位,有5套管理班子,如今,它们都归属于比如县医疗集团,由一套管理班子进行管理。
除集团本部统一运营外,9家乡镇卫生院,加上城中心设置的城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合并到县医疗集团统一运行、统一管理,分成4个片区来运行。
经过整合以后,集团统一承担了后勤、人事、行政方面的管理工作,在设备、医疗、药品采购等诸多方面实现了资源统筹和共享。
“西藏地广人稀、人才缺乏,各种资源的调拨、使用相对困难。整合资源、集约运行,是适应西藏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制度安排。”刘琳说。
增加投入,激发医疗资源活力
6月29日,8岁的小患者普布郎加躺在崭新的磁共振仪器上。毕业于焦作医学院医学影像专业的德庆普尺,为他进行了详细的磁共振检查。
过去,如果要做磁共振检查,必须到590公里外的拉萨去。比如县人民医院投入500万元,购置了那曲市第一台磁共振检查设备后,需要做磁共振检查的患者再也不用跑远路了。
投资近亿元建设的医用制氧站、千级层流净化手术室,核磁共振、彩超、高压氧仓等价值2500万元先进医疗设备的引进,极大地提升了比如县医疗集团的医疗水平。
硬件水平上来了,专业技术人员不够怎么办?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怎么办?
要实现彻底的医改,就不能有掣肘。比如县委、县政府决定,将人、财、物权力全部下放给县医疗集团,全面、充分地激发全县医疗资源的活力。医改头两年,县财政每年还拨3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人才引进。
6月29日,一名在湖北省中医院工作了9年、具有中级职称的骨干护士,到比如县人民医院办理了入职手续。她高兴地说:“在内地,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医护人员,但在这里,我可以发挥更大的带动作用。”
医改一年时间,比如县医疗集团通过独立招聘,招录60余人,其中7人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大量以前无法开展的医疗业务开展起来。县医疗集团还积极通过培训、绩效奖励等方式,充分发挥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以前吃‘大锅饭’,干好干坏一个样。一名医生一个月做10台手术工资是8000元,一台手术不做也是8000元。这样,大家就丧失了工作积极性。”比如县医疗集团副院长、比如县人民医院院长达瓦加才说,实行医改后,县医疗集团按工作量核发绩效奖金,不仅提高了年薪,还设置了下乡、值班等专项补贴,对职称晋升与获得专业技术资格证者实施重奖。
达瓦加才发现,在新的分配机制激励下,医生们爱看书了,遇到问题有了钻研的积极性。“刚开始提出医改的时候,很多人有疑问、担心,因为过去从来没有这么做过。集团整体运营一段时间以后,大家对医改的认识越来越清晰,对这个模式很认可。”达瓦加才说。
精研特色,打造藏北医疗副中心
那曲市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高寒缺氧,素有“远在阿里,苦在那曲”之说。
过去,那曲医疗条件十分有限,很多老百姓有病不治,尤其是一些慢性病,拖到严重了再去就医,却发现为时已晚。为了提高老百姓的就医意识,比如县医疗集团成立了下乡体检工作队,定期为全县农牧民体检,3年完成一次全民体检。
体检查出问题的患者,可以到比如县医疗集团进一步检查和治疗;如果有当地医院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县医疗集团会预约合作医院专家团队,到比如县来为患者诊疗、实施手术,避免老百姓多跑腿。
与比如县医疗集团合作的西藏阜康医院,是西藏最大的民营医院。为解决私立医院看病贵的问题,县医疗集团与西藏阜康医院签订了协议,对一般常见病设套餐价,单病种价格不能高于自治区人民医院的价格。
对于比如县医疗集团的未来,陈刚有一个美好的设想:比如县地理位置优越,那曲人口主要聚集在比如县周边。“我们希望打造藏北医疗副中心,辐射25万至35万人口,让比如县优势医疗资源惠及更多雪域高原农牧民。”
来源:中国民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