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米族注重礼节,有许多传统礼仪。其中穿裙子礼和穿裤子礼至今还盛行。普米族幼少男女年满13岁时,都要举行穿裙子礼和穿裤子礼,即“成丁礼”。穿裙子礼在火塘左侧举行,穿裤子礼则在右侧举行。少男少女行成丁礼时,要脚踏猪膘和粮食,在专选的成年人帮助下穿上新裙或新裤。随后先向“宗巴拉”磕头,然后向所有在坐的长辈磕头。受拜人,无论家人外人,都要向行成丁礼的少男少女们祝福,且赠送一定的礼品。
普米族历来有尊老爱幼,礼貌待人的美德。老人在社会上和家庭中均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受到人们的普遍尊重。火塘上方专供老人起坐;盛饭菜先敬老人,后顾幼童;骑马遇见老人必须下马行礼;凡有盛大节日,必须宴请村里老人。长辈讲话,小辈认真听,不随便插话。长辈指使做事,小辈立即去做,不得有误。夜晚侍候长辈入睡,清早则侍候长辈漱洗。老人得病,晚辈悉心照看,不离左右。生活中凡遇难分难解的纠葛,如邻里争吵、弟兄反目、夫妻不和等,总是请老年长者调解。长者语重心长的教诲,往往令人心悦诚服,重归于好。
热情好客,是普米族人的美德。普米有句俗语:“新坛倒出的第一碗青棵酒,要敬给远方的来客,刚烧涨的茶罐倒出的第一杯香茶,要端给远族兄弟喝。”普米人乐于交友,笃信友情,对待客人总是礼貌、真诚。每当客人来访时,主人便立即起身笑脸相迎,絮语不绝。清扫堂屋,铺垫地毯、坐垫,让客人上座。然后端出家中较好的食品招待客人。凡远方客人到家借宿,必杀鸡宰羊,盛情款待,不取报酬。普米族人对那些违背诺言、出卖朋友、背叛友谊的做法,被认为是极不体面的行为,受到公众的唾弃。
普米族内部历来有团结互助、争担社会责任、努力尽义务的传统习俗。家庭内部长幼之间互敬互爱,平辈之间互谦互让。凡遇事则互相商议,共同解决。生活中互相关心,互相照顾。家中有病人,则轮流照看,关心备至。妇女怀孕,母亲和婆婆都很关心,不让干重活累话。孩子生下后,对产妇生活极为关心。
普米族人在长辈、客人面前从不狂妄。失礼。在家人及亲朋面前,从不讲不文明的话,不以秽语骂人。对体弱力单,年幼无知及身患残疾者,他们总是尽力帮助而从不欺凌辱骂。路遇熟人,必主动行礼,热情招呼。乞丐上门乞讨,必慷慨施舍。每当亲朋好友出门远行,必烧香念佛,祝颂平安。
普米族禁止打狗,忌食狗肉;忌用手摸火塘上的三脚架和在灶上烘烤衣服;不准背着枪进门,须拿在手里进门;如果门口立着经幡旗杆,旗为白色或红色,杆顶插把尖刀,表示家里有病人,外人不得入内;妇女分娩时,男子不得进入产房。
参考资料:《普米族的礼仪文化》,中国网,2009年8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