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华民族 > 佤族 > 概述  > 详细页面

佤族族源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编辑整理:宋清逸 2017年11月16日 阅读量:

  佤族的源流与民族历史,可追溯到遥远的佤族创世神话“司岗”时代。佤族地区普遍流传着“司岗里”的传说。西盟地区的佤族解释,“司岗”是石洞,“里”是出来,意即人类很早是从石洞里出来的。传说从石洞最先出来的是佤族。石洞位于阿佤山中部,离西盟县城以西约六十多里地的附近的山上。至今西盟等地的佤族把石洞视为“圣地”。沧源地区的佤族解释“司岗”是“葫芦”,“里”是出来,意即人类是从葫芦里出来的。各地区的佤族虽然对“司岗里”解释不通,但都把阿佤山视为人类的发祥地。

  我国著名人类学家林惠祥先生认为,包括佤族在内的孟高棉语族各民族是中国和中南半岛的一个古老的民族群体。孟高棉族是蒙古利亚人种的一支和孟族、矮黑人以及印度尼西亚人混合而成的,原出自中国的西南部,从远古起,他们便占据了缅甸、暹罗以及越南,成为一大集团。

  史料记载,佤族先民在周秦时期是“白濮”族群的一支。汉晋时期云南境内的濮人,主要分布在社礼江、元江流域以及以西的澜沧江流域一带。到了唐代,澜沧江以西的濮人中分化除了称为“望”的一支和称为“扑子”的一支。称为“望”的一支,指的是现今佤族的先民;称为“扑子”的一支,指的是德昂、布朗族的先民。唐代的“望”人(或称为“望苴子”),文献记载上都说他们很“勇悍矫健”,是南诏军队的主要成员,南诏军出兵作战,他们总是充当“前驱”。在元、明时期,文献多称“古剌”或“哈剌”,清代称“嗄剌”“哈瓦”。从元、明、清时期的文献记载看来,佤族多“居山岭”“有寨落”“亦耕种”但“不用耕牛”“惟妇人用鑊锄之”“除耕种杂粮外,捕猎为食”,由于耕地很不固定,因此“迁徙无常”。这些记载,反映了明清时期佤族社会已从狩猎采集的经济生活过渡到以不稳定的农业经济为主的发展阶段,也就是以氏族为基础的公社形式过渡到以地缘为基础的原始农村公社形式。清代中叶以后,各地区佤族的社会发展,随着各地区历史发展的变化,又出现了不平衡的状态。

班洪抗英遗址碑记载着佤族人民的英勇业绩和历史功勋

  以“佤”作为这个民族的族称也是自清代以后才开始出现的。清雍正《云南通志》记载:“卡佤……永(昌)、顺(宁)东南辣蒜江外有之。”辣蒜江即今小墨江,辣蒜江外的“卡佤”,即指整个阿佤山区的佤族。又《清朝文献通考•四裔考》曰:“葫芦国,一名卡佤,在永昌府东南徼外,地方二千里,北接耿马宣焐抚司,西木邦,南生卡瓦,东孟连府。”此“葫芦国”即今西盟、沧源及缅甸佤联邦区,因有大量佤族分布而被称为“卡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佤族各支系才真正统一、相互认定,称为佤族。

参考资料:

  1.赵富荣:《中国佤族文化》,民族出版社,2005年

  2.民族文库(之二十四)《佤族风俗志》

  3.百度百科、云南百科信息网

  4.供图:刘 军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