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古树,见证今日瑶家幸福生活。吕柏荣摄
湖南衡阳常宁市塔山瑶族乡是衡阳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总人口1.2万多人,居住着汉、瑶、哈尼、黎、苗、土家等多个民族。其中,瑶族1170户、6363人。这个曾被称为“衡阳的湘西”“常宁的西藏”的“边、远、散、穷”民族乡,如今,在党的富民政策带动下,正在发生着变化。
群众腰包鼓起来
塔山乡狮园村村民雷盛中,以前靠打零工、耕种几亩薄田维持生计,全家4口人,年收入仅有1万多元。扶贫工作队进村以后,帮助雷盛中争取扶贫贷款5万元,开起了小卖铺。此外,他家还以3.5亩茶园加入了天堂塔山扶贫专业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经营。2016年,雷盛中的小卖铺赢利3.5万余元,参与合作社培植茶园收入5000多元,合作社分红1500元,他家成功实现脱贫。
2016年,塔山乡共投入扶贫资金250万元,争取扶贫贷款130万元,带领群众新开辟茶园3000亩,改造老茶园5000多亩,创办旅游商店8家,农家土菜馆35家,土特产销售点5个,特种养殖基地12个,带动1500余人就业。全乡所有贫困户都加入到公司、企业、合作社中,脱贫攻坚获得了可喜的成绩。全乡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860元,较上年提高了1200余元。全乡209户、712人实现了脱贫,狮园、西江、松塔、东江4个贫困村成功摘掉“贫困帽”。
幸福指数高起来
从腊月下旬开始,塔山乡在外务工的党员陆续回家后,就参加了村党支部举办的为期两天的党员冬春培训。在培训班上,他们收到了乡党委印制的各类培训资料。乡党委还把党员徽章、口袋党章和《致外出务工党员一封公开信》作为新年礼物,送给了返乡的外出务工党员。
松塔村党员肖楚刚深有感触地说:“今年,‘回家’的感觉更强了。我们既回到了个人温馨的小家,又回到了党支部温暖的大家。”
瑶族特色的草龙舞,丰盛的年夜饭……春节期间,塔山乡敖头村村民彭爱莲,将用手机录下瑶乡过年的视频,发给同在广东打工的工友们分享。
近年来,脱贫攻坚在瑶乡结出了硕果,这里路更宽、水更清、天更蓝。塔山乡实现了组组通路、家家通电、户户通水。去年,该乡还率先通了宽带网络,村民在家里就能与在外务工的家人视频聊天,并在网上开展了电子商务。
塔山乡凭借着天堂山的灵气,旅游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该乡引资新建了5个高标准、上规模的有机茶园,形成了茶旅观光产业园。目前,天堂山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新建了牌楼、游客中心和高标准停车场。外出务工人员回家后,看到家乡的变化,幸福感油然而生。
雷盛中高兴地说:“家乡有这么好的环境,这么好的就业机会,今年我不再外出务工了,计划开一个农家乐,广纳四方客,喜发旅游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