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华民族 > 彝族 > 饮食起居  > 详细页面

彝族传统民居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作者:文智 2017年11月14日 阅读量:

  彝族民居类型可以分为瓦房、土掌房、闪片房、垛木房、茅草房等,大分散、小聚居是彝族居住的主要特点。在彝区,各地、各支系传承的居室建筑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并与当地的居住习俗有密切关联,从村寨的聚落到住宅的地址;从房间的分置到什物的堆放;从建筑结构到民居信仰和禁忌,都表现出独特的民族风情。

  村寨的选址。彝族是农牧兼营的民族,村寨的分布与座落有其独特的传承,其居住村落多选择在地势险要的高山或斜坡上,或接近河谷的向阳山坡。这样有险可守,有路可走;一般高山区多为散居,平坝河谷地则以集居为主,这是彝寨典型的聚落特点。

四川凉山州德昌县马栗镇大坝村二社彝家新寨 老铁摄影

  民居类型。彝族分布甚广,居住类型多样。典型的民居样式有贵州彝区的杈杈房、凉山的棚屋(风篱式);小凉山的木罗罗(井干式);大小凉山的瓦板房、草房,滇,黔彝区的一字房(上栋下宇型):滇南彝区的土掌房(平顶式);杂居区的三房一照壁、 三合院及四合院(庭院式)等,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点。

  ⑴杈杈房是旧时彝族的传统民居,流行于贵州彝区,为贫苦阶层居住的一种简易房舍。一般以两根插入地下的树叉作柱子,一根树棒横在叉上作为横梁房架,四面用茅草遮掩而成,无墙壁。是一种风篱居所的古老居住形式。凉山过去的原始棚屋也属此类。

  ⑵木罗罗是小凉山森林地区的传统民居。采用原木纵横交错叠置成井干式结构,构成房屋的壁体,为由下部支撑结构和上部庇护结构组合而成的复合式纯木结构的民居建筑,习称为“木罗罗”。

  ⑶瓦板房是大小凉山彝区的传统居住型式。有土墙和竹笆墙两种。上置栋梁,构成房架,双斜面人字形屋顶,盖以木瓦板二层,下层铺满,上层则于两板相砌处置一板,再用石块复压其上。木板用刀剖砍,不以锯解,便于雨水顺木板纹路而下。因木板起瓦之作用,故得名“瓦板房”。

  ⑷土掌房是滇南彝区传统民居。先用粘土筑成墙,墙高达二至三米时,用木椽封顶,顶上再铺粘土,经洒水抿捶,形成平台屋顶,可作晒场或凉台,多为平房,也有的设二至三层楼。其特点是冬暖夏凉。此种房屋多为依山而建。

  ⑸三房一照壁流行于云南大理巍山等地彝区。主房顺山势依山而建,两侧耳房较低,再加一照壁,为土木结构的组合建筑。多数为草房,少数为瓦房,有带厦和不带厦两种。房形有实心房、空心房;吊厦、鹦哥房用木板搭成踩楼。主房高于耳房,主次分明,布局协调。前面垂檐,形成前出廊的格局,以一排柱子为主的屋架承重,四柱落地,左右后三方用土基墙围护,前面及中央用木板为隔。主房山墙到顶,屋面挑出。

云南南诏发祥地巍山古县城民居 老铁摄影

参考资料:黄建明著《中华民族之旅•走进彝区》,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年版。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