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览回族民间工艺美术风貌,无不体现着伊斯兰文化的显著特征。其传统艺术表现原则,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避免直接描绘人与动物等高级生命体,尽量表现抽象内容,且在抽象化的表现形式中尽可能保持其固有特色。这种艺术创作方法大多表现在伊斯兰建筑艺术(关于回族建筑艺术看本栏专文简介)中。在清真寺的建筑设计上运用几何原理,在装饰设计上以程式化花朵组成反复出现的几何图形,并以此为中心,辅之以葡萄与藤叶相缠的蔓延花纹。
回族先民早在唐宋时期,就从阿拉伯、波斯来中国经商和传教,他们不仅带来了中东的琉璃、牙雕等精美的工艺品,而且也带来了伊斯兰文化艺术。如杭州凤凰寺,传说后窑殿全系砖建,为三个大圆拱形组成,是中国最早的“无梁殿”。
泉州伊斯兰教石刻,有二百余方,大部分属于元代遗物。这些碑分为墓葬碑刻和清真寺碑刻两类。每一方都是一件工艺品。碑上既有阿拉伯文,又有波斯文和突厥文。阿拉伯书法艺术在这些石碑上得到充分展现。有“库法体”、大楷、小楷、草书、花体、方体等。此外,石碑园边上还有丰富多彩的装饰雕刻:有螺旋纹、缠枝、如意双环等图案,有的石碑上雕刻有莲花瓣、莲花蕊等几十种花卉图案,还有的以枝叶烘托圆月的精美图案。
元代回族的“大食瓶”,令人赞赏,制作精细巧薄,美观高雅,堪称回族艺术精品。另外,元代回族工匠的金银首饰灵巧美观,品种多样,也颇受人们欢迎。明代回族的制铜和制瓷工艺,民族特色更浓。如宣德炉制出的铜器,从提供的原料紫石、风磨钢以及装饰纹样看,在当时还不多见。在制瓷上,回族最大的贡献是发现了“回青”这种原料,并在瓷器中将“回回花纹”与中国传统的松、竹、梅、龙、凤巧妙地结合起来。
清代以来,回族工艺美术应用范围较广,种类也较多。在民间已有陶瓷花瓶、盘碟、玻璃画、箱框画、香炉、盖碗、地毯、刺绣、纺织以及回族房屋建筑的砖雕、木雕等,使伊斯兰艺术与回族风格融为一体。
(一)回族阿文中堂书法艺术
阿拉伯文书法艺术,在伊斯兰造型艺术中占据重要地位,被誉为世界上最优美的书法之一。随着伊斯兰教的传入,回族书法家,早在元代就已熟识和掌握了阿文精妙的行文,经过世代相传,现在已形成了秀美、独特的艺术特色。在回族聚居区,穆斯林普遍有挂阿文中堂的习惯。我们在西北地区回族穆斯林家里看到一幅幅形式多样、不同字体的阿文书法作品,回民称这种书法体为阿拉伯“库法体”。库法体源自库法城。公元7世纪,哈里发欧麦尔在当时的希赖王国附近修筑新都城,取名库法。一些文人墨客和阿拉伯书法艺术家也随之而聚,促成了这种规范字体的诞生。
在中国回族当中,除用库法体书写匾额、楹联外,还大量地用库法体书写回族家庭的阿文中堂,且多为有饰库法体。即包含许多变体,在库法体的字距行间,还以线条为主,饰以各种花草的枝、叶、茎、花于一体。字中有画,画中有字。有的也用阿文形式组成汉字,如“忠”“孝”“节”“义”(大写)等。这种有饰库法体艺术颇具民族特色与神秘色彩。
(二)回族民间刺绣
回族民间刺绣以其独特的风格,广泛流传。在回族聚居区,特别是山区,回族姑娘们常常以刺绣比聪明,争巧手,看本事,视刺绣为一种吉祥美好的艺术情趣。每个姑娘或媳妇,一般都有一个刺绣用的小包袱,平时注意购置各种刺绣针、剁针和花丝线。每当走乡串户的货郎担来到山乡村头时,妇女们争相选购五颜六色的花线。到农闲时,便互相串门,三个一伙、五个一群地坐在一起,拿出绣花绷,忙起刺绣活计。回族妇女的刺绣都有自己的巧妙构思和飞针走线的套路,姑娘和媳妇们坐在一起,取长补短,互相竞争,越绣越美,越绣花样越多,真可谓百花盛开,多姿多彩。鞋头、袜底、鞋垫、坎肩、经挂、裹肚、香包、缠腰、枕顶、枕套、帽沿、耳套、荷包、围裙、盖头、褥面等用品上刺绣着各种花纹和抽象图案(刘军供图)。
回族的刺绣富有想像力和艺术魁力。虽然伊斯兰教义禁止崇拜偶像,禁止在造型艺术中表现有生命的物体(人和动物),但她们创作日常生活用品和鸟类动物时,往往绣成一种错综复杂的图形,使鸟类等形体交织在花草图案中,以求形似。
刺绣花草图案和几何图形,是回族妇女刺绣的绝技。如枕头、坎肩、挂图、围裙等处绣的花卉,形象非常逼真。有些刺绣作品,很注意变化装饰,给人以整体美。她们往往撷取大自然中各种不同的植物叶,构成自己想象中的花草树木,技与叶、花与蔓和谐地统一。回族妇女刺绣技艺,既富有生活特色,又充满美好愿景。
另外,回族剪纸工艺也同样别具风格。每逢喜庆活动,回族妇女们便展现出她们的精湛手艺,增添节日风采和欢乐氛围。
(三)回族面花造型艺术
回族面花艺术,以其工艺精湛、造型独特、味道鲜美而备受赞誉。
面花,以麦面为主要原料,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构思,精心加工制作出既可食用,又可观赏的回族造型工艺品。面花艺术早在元代就已流行。在继承阿拉伯传统饮食工艺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兄弟民族饮食工艺的一些手法,经过数代相传,形成了回族独特的面花造型艺术。回族面花艺术的品种现已达百种之多,一品一型,百型百味。每逢回族传统节日、婚礼、抓周、招待贵客等重要的喜庆场合,就能看到各类面花,不仅使你一饱眼福,而且醇香可口。
回族面花的造型大多源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类花草形态,多采用阿拉伯卷草形、云纹形等几何图形。根据不同场合,通过擀、切、揉、捏、搓、挟、挤、压、画、点、染等多种手法,制作出形式多样的造型,并用炸、蒸、烙、烤等烹任技术,使形、色、香、味集于一体。如炸货类里有油香、馓子、花花、油酥花茧、油酥脆花、油圈等,仅麻花一项可制作出三股麻花、绳子头麻花、大麻花、果料麻花、芝麻麻花、芙蓉麻花等。蒸货类里有千层饼、开花卷、金裹鱼、白牡丹、红花绿叶、雪花梅等。烤货类里有云纹岁糕、卷草形馄馍等。近几年,回族的一些面花还大胆采用象征、变形、夸张等艺术手法,使其花纹巧妙,绚丽多彩,并赋予一定的时代意义,成为回族文化百花园中的一道亮景。
(四)回族雕刻工艺
回族雕刻工艺,可分为石雕、木雕、砖雕和灰泥浮雕四种类型。其中,砖雕更有传统特色。砖雕,亦称河州砖雕,源于甘肃河州(今临夏回族自治州境内)。回族砖雕将阿拉伯文字图案与中国山水画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回族特色的艺术。砖雕主要用于回族的清真寺、拱北以及住宅建筑。砖雕以“刻活”为主,“提活”为辅,即在特别的青砖上用橡平刀、斜刀等工具,刻出各种花卉、翠竹、劲松、荷花、葡萄以及阿拉伯几何图纹等,形象生动,立体感强,民族气息和乡土气息浓厚。整个工艺过程一般要经过烧制、打磨、格方、落样、雕刻等工序。今临夏回族自治州的东公馆建筑,就是回族砖雕艺术的典型代表,其砖雕形象栩栩如生,整个建筑气势宏伟。回族砖雕艺术,现已广泛流传到全国各地,不少兄弟民族在建筑工程中,也模仿回族砖雕工艺,美化其生活环境(刘军供图)。
另外,回族制镜艺术也颇具特点。在全国回族居住区皆可看到各种制有克尔白图、山水风景画、阿文对联等构成的工艺镜子。回族的地毯编织艺术,特别是礼拜用的拜毡,图案设计与编织技术相得益彰。
参考资料:李树江、王正伟《回族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