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的清晨,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草香,蒙古包外的拴马桩上早已拴好两匹马。5岁的阿拉木斯背着小书包蹦蹦跳跳走出蒙古包,在父亲的帮助下跨上马背,出发去9公里外的幼儿园。
阿拉木斯的家在内蒙古自治区东乌珠穆沁旗阿拉坦合力苏木巴达拉胡嘎查。他从4个月前开始独立策马,显示了极好的天赋。他的父亲赛音乌力吉每次都会骑上另一匹马,一路护送儿子到幼儿园。
像诸多蒙古族传统文化一样,骑马——这项曾因机动车的普及而几乎要消失的草原技艺,正在“绝地重生”。
“爸爸送,我就能骑马上学;妈妈送,我就坐车上学。”阿拉木斯盘腿坐在地上搓着小手害羞地说,他更喜欢爸爸接送他上下学。
在内蒙古一些城乡,将骑马上学当成一件有趣的事情来做的不只是赛音乌力吉父子。近两年,每逢新学期开学之日,网络上就会出现孩子骑马报到的照片。在路人镜头里的他们,身着蒙古袍,骑马走在城市的非机动车道上,吸引着过往行人的目光。其实,对于这些马背民族的后代来说,开学第一天骑马上学是一件具有重要仪式感的事情。
在传统文化正在逐渐兴盛的当今中国,一些优秀的蒙古族传统文化在沉寂几十年后,正以全新的姿态“回归”草原。
“马,以前是生产生活离不开的工具,而现在更像是牧民的心爱宠物。”33岁的牧民巴雅尔说。
这位苏尼特左旗巴音乌拉苏木赛罕塔拉嘎查的牧民不仅养着30多匹蒙古马,还花10多万元买了3匹阿拉伯马。他并不指望这些马匹挣钱,纯粹是出于喜欢。而像他一样,将马当作蒙古族文化符号来养的人,在草原上越来越多。
与草原上的骏马一起华丽“转身”的还有传统蒙古马鞍。这个从前被随手放置在门外的马具,如今成为精美的艺术品“登堂入室”,占据家里最显眼的位置。无论是城市还是草原,很多蒙古族人家的门厅或客厅里都摆放着一副镶金镀银、雕刻花纹的精美马鞍。它们有的拥有百年历史,有的拥有不菲身价,价格从数千元到10多万元不等。
“80后”设计师干德格的蒙古包制作工厂虽然早在12年前就已建立,但近两年才迎来真正的黄金期。蒙古包伴随蒙古族走过了漫长的岁月,但从30多年前开始,逐渐淡出草原人的生活,被更加舒适的砖瓦房取代。如今,草原上的蒙古包又多了起来,越来越多牧民的砖瓦房旁边出现了崭新的蒙古包,它几乎成为草原人家的标配。
“蒙古包重现草原,一方面是因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不舍,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蒙古包的与时俱进。”干德格说,传统蒙古包使用的羊毛毡子容易生虫子,防雨、防风效果不佳,而如今的蒙古包使用人造纤维制成的毡布,外层盖上涂着乳胶漆的帆布,门窗雕花,既时尚又实用,极具草原特色。
来源:中国民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