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箭赛场
蒙古族特色产品受到市民的青睐
北京那达慕:36年耕耘,草原盛会变身首都民族节日
2016年10月22日,中央民族大学操场上热闹非凡。悠扬的马头琴声,飘香的奶酒,缤纷绚丽的蒙古族服饰,搏克、射箭等竞技活动以及蒙古族特色产品展销,把首都的一方土地变成了蒙古族传统节庆活动的欢乐海洋。据统计,当天有两万多名在京蒙古族同胞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各族群众自发参与了这场民间活动。
内容丰富,两万多人自发参与
在北京那达慕的射箭赛场上,来自内蒙古自治区东乌珠穆沁旗的蒙古族牧民斯钦毕力格手持弯弓,目光专注,离弦响箭直中靶心。经过几轮角逐,这位“草原神箭手”荣膺射箭比赛冠军,获得3000元奖金。
斯钦毕力格今年42岁,家里养了400多只羊,日子过得很红火。3年前,他和额尔登、巴义尔图等喜爱这项运动的兄弟一起开始练习射箭。“我们没有专门的场地,更没有教练,就是在草原上搭个靶子,大家边学边练。我们的弓箭也都是从网上商店里买的。”斯钦毕力格说。
前不久,斯钦毕力格从微信上得知北京那达慕将要举办的消息,便跃跃欲试。几位好兄弟一拍即合,背上弓箭,从草原出发了。
“我们去了天安门广场,逛了逛北京城。北京哪都好,北京那达慕更棒。”巴义尔图说,“过去蒙古族人都会射箭,我们和我们的孩子也要会。以后,我们还会来首都比赛。”
“北京那达慕原名在京蒙古族那达慕大会。经过36年努力,北京那达慕已经成为响亮的都市民族文化品牌。这项活动不仅受到在京蒙古族同胞的欢迎和支持,在全国的美誉度也不断提升。这次活动,参与人数超过两万人。无论是哪个民族、哪个国家的人,只要愿意,都可以参与。”北京那达慕执行主席、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王满特嘎说。
游子情深,留住共同的乡愁
在活动现场,中央民族大学2016级蒙古族新生刘炜炜、苏日娜、萨恩巴忙得不亦乐乎。
“那达慕是蒙古族传统节日,我刚入学就能成为志愿者参加这个活动,非常自豪。看到那么多人从四面八方赶来,我觉得很温暖。”刘炜炜说。
苏日娜的家在内蒙古扎鲁特草原上,虽然从小就参加家乡的那达慕,但北京那达慕仍给她带来很多不同的感受。“在异乡看到这么多蒙古族人,就像看到自己的家人一样,很亲切。看到开幕式上的歌舞演出,我有一种想哭的感觉。这是多么珍贵的宣传民族文化的机会啊。”苏日娜说。
活动期间,来自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的萨恩巴趁工作间隙,在微信上不停地发现场视频。“整个朋友圈都被我刷屏了。”萨恩巴得意地说,“离开家的时候,家人以为在北京看不到蒙古族人,更别说那达慕了。没想到北京那达慕规模比家乡的还大呢!”
在蒙古族特色产品展销区,内蒙古滔博文化有限公司展台前围着许多家长和孩子。该公司新出版的蒙古文版《蒙元文化系列绘本》受到了大家的青睐。
“这套绘本包括《追赶太阳的女孩》《草原摔跤手》《马头琴的故事》等6册原创绘本,孩子们不仅能读到有趣的蒙古族传说,还能学习蒙古族传统文化知识,寓教于乐。”该公司负责人介绍说。
“在京的蒙古族同胞虽然远离草原,远离家乡,但心中藏着浓浓的游子情。北京那达慕就是大家寄托乡愁的载体。许多家长给孩子穿上蒙古族服饰,带着他们来参加活动,就是为了教育下一代,让蒙古族文化在城市中传承下去。”王满特嘎说。
各界助力,共铸都市民族节日品牌
今年的北京那达慕由北京那达慕组委会主办、北京通辽企业商会承办。活动经费由北京通辽企业商会负责筹措,主要来源于在京通辽企业及蒙古族企业家的资助。2015年,北京通辽企业商会的加盟,使北京那达慕一扫以往经济拮据的窘境,有了坚强的经济后盾。
王满特嘎经历了历届北京那达慕活动,36年前的第一届活动他以学生身份参加,而从第二届活动至今,他一直担任活动的执行主席。在王满特嘎看来,北京那达慕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经费不足。
“作为一项民间活动,北京那达慕一没固定经费来源、二没固定场所、三没专职工作人员。以往,我们都是根据社会各界资助经费的多少来决定活动规模,经费充足了就在大一些的场地搞演出、比赛,经费少了就组织大家看场电影。”王满特嘎说,与北京通辽企业商会联手,使北京那达慕有了稳定的经济来源,能在弘扬传统民族文化的同时,开展商业活动,实现双赢。最近两年的实践表明,北京那达慕的这一转型是成功的。
据北京通辽企业商会副会长王翠霞介绍,北京通辽企业商会为2015年、2016年两届北京那达慕募集资金100多万元,使这一活动的品质得到了极大提升。
“蒙古族那达慕大会已经有800多年的历史,是璀璨的民族文化之星。近两年,北京那达慕无论是办会经验还是组织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升。相信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北京那达慕一定会再上新台阶。”王翠霞说。
民族节日扎根城市的成功示范
时光荏苒,北京那达慕已走过了36个春秋。从1981年2000多名在京蒙古族同胞冒雨参加首届北京那达慕,到2016年来自全国各地的各族群众共襄盛会,历届北京那达慕的影像一帧帧连缀出草原盛会扎根现代都市的历程。
36年,不变的是坚守。北京那达慕在创办之初就有了明确的宗旨,即: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加强民族团结、弘扬民族文化、提升民族自信。36年来,北京那达慕以富有民族特色的活动形式,吸引了大量群众参与其中,在丰富首都各族各界人士文化生活的同时,使发源于草原的娱乐聚会活动在北京扎了根,成为响亮的都市民族文化品牌。
36年,不懈的是创新。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北京那达慕在坚持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努力求变求新。在丰富活动内容的同时,北京那达慕不断总结办会经验,创新办会机制,使这一民族民间活动在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发挥了促进经贸合作的功能,具备了与时俱进的时代气质。
北京那达慕的举办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乌兰夫、司马义·艾买提、十世班禅大师、布赫、杨静仁等领导人都曾多次出席活动。每次活动,都会有成千上万人自发地穿起蒙古族服装、庄重而热情地参与其中。这是民族的节日,这是蒙古族同胞怀着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敬仰、用民族凝聚力共同书写的传奇。
北京那达慕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在北京那达慕的影响下,沈阳那达慕、兰州那达慕、深圳那达慕、大连那达慕等纷纷举办,各地还组团参加北京那达慕,学习取经,民族节日因此在更多的城市枝繁叶茂。
北京那达慕是民族节日扎根城市的成功示范。尊重传统、与时俱进、万众一心,是其成功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