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民族文博 > 文博知事  > 详细页面

民族博物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及探索

来源:民族文化宫博物馆 作者:尤文民 高铭 张敏杰 发布时间:2017年10月20日 浏览量:

  赫哲族鱼皮技艺是我国及人类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在国家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之前,民族博物馆已经开展了相应的抢救与保护。在被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后,民族博物馆依靠各级政府的支持、保护调动传承人和民间艺人的积极性、发挥阵地作用,目前已形成了多方位的保护态势,在静态、活态及抢救濒危技艺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通过这一保护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事业,对民族博物馆提出了新的挑战。民族博物馆面临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办馆的机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政府重视、专家参与、传承人传承的系统工程。只有开放办馆,通力协作,从多角度、全方位地系统保护,才能科学有效地保护。

一、深入调研,搞清楚被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翔实记录,实现静态保护

  传统的文化逐渐消失,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固有的无形性、活态流变性和易受时代潮流冲击的脆弱性,是很难永久活态保护的。因此,要发挥专家的作用,尽快地将濒危的文化遗产调查清楚,进行文字声像纪录,收藏保存。

  首先我们对鱼皮文化进行专题调研,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来认识鱼皮文化。研究它的生成、发展与演变。记录赫哲及其先民等北方渔猎民族使用鱼皮的历程。

  鱼皮文化是赫哲及其先民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它包括人们使用冷水鱼类鱼皮的社会活动的全过程,即鱼皮在衣、食、住、行等生活与生产中的应用;鱼皮在宗教信仰、婚丧嫁娶等方面的体现及其对民族心理素质的影响,潜在意识的表象;还包括了鱼皮技艺在传承过程中的完善、发展与流变……

  鱼皮文化生成于赫哲等北方渔猎先民在惊涛骇浪的江河湖海中的渔猎生活,发展与演变在漫长的历史传承之中。在时空两个领域都曾极其悠远,时间跨度至少经历了24个世纪。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是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山海经》海外东经记述:“玄股之国,在其(黑齿)北;其为人衣鱼食鸥”。也就是公元前770~403年之前已经有人穿着鱼皮衣服。接下来的史料中对鱼皮文化的记载日见增多,民族愈益纷繁,地域愈益宽泛。

  鱼皮文化的地域范围,囊括了松花江中下游、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库页岛(萨哈林岛)以及东起堪察加半岛西至西北欧白海沿岸整个欧亚大陆北部的广袤地区。曾经拥有鱼皮文化的民族,除赫哲(那乃)人之外,还有鄂伦春、鄂温克(埃文基)、乌德盖(恰喀拉)、乌尔奇(奥罗克)、尼夫赫(费雅喀)、阿伊努(虾夷)等,据不完全统计也有16个之多。在北半球45o以北地区横向几乎跨越了整个东半球,形成一个 “鱼皮文化圈”。而赫哲及其先民恰恰处于这个文化圈的中心位置。

  虽然各地区的发展时期参差不齐,但在18~19世纪,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江流域的鱼皮文化发展到了辉煌时期。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叶,世界历史步入了现代工业与商品经济时代。但是,三江流域的赫哲(那乃)人非但没能同步发展,甚至依然徘徊在渔猎经济时期。他们仍然普遍穿着鱼皮衣的独特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人类学、民族学、博物馆学界人士以及一些怀着不同目的的旅行者纷至沓来,寻找人类童年的记忆。他们换取、购买、收藏鱼皮衣服,客观上不仅使鱼皮文化在博物馆里得到了永久保存,而且使行将消失的鱼皮服饰及其制作技艺在不经意间延续了生命。这一独树一帜的文化现象在赫哲(那乃)人中保存下来。

  赫哲族是一个跨国民族,他与现居俄罗斯境内的那乃族本是我国一个统一的民族。他们共同经历了鱼皮文化的生成与发展,共同创造了鱼皮文化的辉煌,共同因袭并传承了古老的鱼皮技艺。但从19世纪中叶,他们分属了两个国家。于是他们共同拥有的鱼皮文化随着新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生成了相异的特征,走向了各自不同的归宿。因此,只了解赫哲人的鱼皮文化是不够的。笔者深入那乃地区调研,将赫哲人和那乃人包括与其同族源的乌尔奇人的鱼皮文化发展历史、服饰特征以及相同相异的技艺与习俗等,按其实际走向作了全貌的记录。

  我们对鱼皮文化的历史、鱼皮服饰、鱼皮纹饰、鱼皮技艺等核心内容及其传承文脉与现状都作了整体地艰苦系统的调研。充分利用了博物馆学与民族民俗学的资料。既采集研究了有形的物质文化遗存——如在各博物馆里观察研究了许多不同时期不同样式的鱼皮服饰、鱼皮制品、民族文物,又注重了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鱼皮技艺的传承、发展演变及使用习俗。

  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采取拍照、录音录像、采集实物等手段,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并整理撰写有关学术文章及《渔家绝技——赫哲族鱼皮技艺》、《渔家天锦——鱼皮文化研究》专著。建立鱼皮技艺数据库,记录鱼皮技艺与鱼皮文化,特别是记录了不同时期发展变化的技艺和作品,保存了相继消失的珍贵的历史记忆。

  实践证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厚的历史积淀及项目较强的专业性需要专家的实际参与。充分发挥文化、文联、民委各系统有关专家的作用,特别是民族民俗博物馆有这方面的人力优势,将项目调研搞深搞透,既可有效地静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又可对传承人科学地活态传承给予实际有效的指导。

二、发挥民族民俗博物馆优势,加强展览演示场所的建设,保存与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

  鱼皮制作技艺与其他工艺一样,既随时代的进步而发展,又不可避免地受到新文化的冲击而嬗变。要想把不同时期的鱼皮制品及其技艺完整的保存,必须发挥民族民俗博物馆场地、实物、人力优势。

  民族民俗博物馆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具有独自的实物与人力优势。民族民俗博物馆以往是以物质文化为工作重点的,因此一般都有大量的民族民俗文化的收藏品。比如1894年成立的哈巴地志博物馆收藏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鱼皮袍服等鱼皮制品;民族文化宫博物馆、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收藏了20世纪初及中叶的作品,作品的制作者都已经作古,这些珍贵的民族民俗文物,只能在民族民俗博物馆里找到。

  从民族民俗博物馆的功能看,很大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属于民族民俗博物馆的业务工作范畴。除收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化部分以外,此类博物馆还可侧重用文字、图片、音像等手段,对上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事项、技艺流程等)作静态保护,或者说是通过技术处理,使其博物馆化而永久保存。

  同时,我们要尽快提升民族博物馆的科技含量,加强博物馆的展陈水平与能力。不仅在博物馆里静态地、永续地保存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可以在它濒危时重新“激活”,进行动态演示,充分展现其深刻的内涵。这就要拓展展览场地;运用高科技手段,复原陈列,并与观众互动,传习传统技艺,动态与活态地保护。在这方面,一些国外博物馆的做法值得借鉴。在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地方志博物馆,斯拉夫传统文化展厅已经成为少年儿童的第二课堂。老师就是身穿民族服装的解说员。孩子们边听讲解,边动手操作,有时还穿上各年龄段的衣服,扮演各种角色。在韩国国立民俗博物馆,不但展示了极其丰富的各种传统泡菜,人们还可以在这里动手学习制作泡菜的传统技艺。

  鱼皮文化已经参加了多次国家和国际的展览,我们拟进一步举办鱼皮文化专题的阵地展览,以高科技手段动态再现鱼皮文化的历史场景和鱼皮制作技艺的工艺流程。同时鼓励博物馆的研究人员学习技艺,使他们能够边讲解边演示,能够与观众互动,在博物馆里普及鱼皮制作技艺。

  还应加大民族地区市(县)、乡级博物馆的建设力度,设立鱼皮制作技艺的展览场地。

  作为传统技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功能在当代已经不再是生活技能,其作品也不再是生活用品,大多成为民间艺术品。所以其展览展演变得更为重要。博物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与传承人互动,延伸民族民俗博物馆的功能

  鱼皮文化的生成及至发展过程,是一种历时持久,延续不断的传承过程。它是一种文化积累,是人们在社会发展中逐步形成的,同时这一过程又深受一定地域、民族、社会的人们共同心理因素的支配。黑龙江流域、西伯利亚地区使用鱼皮的人们,长期的使用习俗使之形成了独特的心理,人们不会轻易放弃祖先遗留下来的东西,而是千方百计地将它一代一代流传下去。于是,人们通过口传身授的方式,将鱼皮技艺传下去,使鱼皮文化一代一代延续下来。这种延续的媒体是传承人。

  鱼皮技艺的早期传承是全民族群体性的社会、家庭普遍性的传承。是群体性完成的,它是以叉鱼捕鱼的渔猎经济为基础的全民族共有的生活技能、生存的手段。它有丰富捕鱼经验的渔民,如叉鱼能手,有把巨型鱼皮剥下来的男子汉,晾干熟软也经常是大家相互配合。有一个环环相扣的传承链。只有缝衣服才是女人们的活。随着社会的发展,渔猎经济解体,农林牧副多种经济冲击了鱼皮技艺的基础。一个整体的庞大的传承链分解了。随之家庭的传承也接续不下去了。

  到了20世纪中叶之后,随着民族老人谢世,掌握鱼皮技艺的已很少,才变成个性传承。从其传承发展的历史局面看,仿佛是一个倒置的塔形,随时间的流逝,传承人员呈递减形势。以至濒临绝迹。

  在20世纪80、90年代,赫哲老人尤翠玉是众人认可的鱼皮制作技艺传承人,她从十几岁出嫁到七十多岁的晚年,几乎是做了一辈子鱼皮衣服,是老一代传承人的代表。但她没有等到国家级名录批准就已谢世。我们及时调查梳理,确立了国家级传承人,并建立了较为成熟的传承队伍。现在50、60岁的当代传承人,以她的女儿尤文凤为代表,目前又涌现了一些优秀的年轻传承人,如尤伟玲、尤忠美等。还有一些赫哲人的家属,虽然本人不是赫哲族,但在传承技艺方面取得了显赫的成绩。他们积极投入到保护鱼皮技艺的事业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载体的无形文化遗产,传承人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键环节。特别是技艺类的传承人,很多技艺随着传承人人走技绝。鱼皮技艺就是在传承过程中丢失了许多重要环节。因此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重点是对传承人的保护。

  我们首先与民族地区联合举办传承人培训班,建立传统技艺传习所,加强传承人队伍建设,抢救丢失的传统技艺,保护鱼皮文化的根基。使古老技艺活态地传承与发展。

  我们把调研的成果编辑出教材,录像,通过培训班的专家讲座和去俄国调研的传承人演示,将俄国尚存的赫哲人已经失传的鱼皮袍制作技艺抢救回来,进而组织复制全套服饰,使我国赫哲地区博物馆、我省民族博物馆都有收藏品。

  以复制鱼皮袍服为主线,带动对传统的鱼皮熟制、鱼皮染色、鱼皮纹饰制作、鱼皮线制作、手工缉缝以及鱼皮图案版包绣等赫哲族传统鱼皮制作技艺的关键和精华部分进行研究、发掘和传习。这样既可充实我省现有馆藏鱼皮服饰制品,使之系列化,保护了传统的文化资源,又可以此鼓励和培养一批鱼皮技艺传承人,继而由传承人去传习。这是根据我国鱼皮技艺现存的特殊状况采取的有效措施。

  通过办培训班,从人类文化学的视角讲述鱼皮文化,开阔传承人的眼界,使传承人对自己传承的文化有高度广度的认识,提高了传承人的素质与修养。

  同时,博物馆走出去,与民族地区紧密协作,在具有赫哲族生态园区特点,有较成熟的鱼皮制作技艺传承能力的传承人所在地,选择成立传习所,开展传习活动。传习所既有定期的专业培训,又有日常的演示传承,还有游人们喜闻乐见的展演活动。使鱼皮技艺传习活动融入浓郁的民族渔猎文化氛围之中。根据目前赫哲族鱼皮技艺存在与分布现状,采取以鱼皮技艺演示传习所与赫哲民俗村相融,扶植和建设以鱼皮技艺演示为主体的赫哲民族文化园区,延伸阵地。使鱼皮制作技艺这一极具民族文化特征的工艺形式有延续和发展的空间,薪烬火燃,活态地发展下去。

  可以在现有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民族风情园的基础上加以扩建,形成大型的赫哲民族生态区,在其中辟建鱼皮技艺手工作坊及展示区,安排传承人演示。并提供场地、设备和服务,鼓励游人现场学艺,亲手制作,以广泛地传播鱼皮技艺。使之成为既保护传承人、传统工艺,又能够培养新一代传承人,还可以发掘试验恢复传授传统工艺的多功能示范基地。在佳木斯市敖其赫哲新村的松花江边辟建一个园区,使之依山傍水,游客可以在其中居住“鱼皮撮罗子”和“鱼楼子”,品尝“杀生鱼”和“烤塔拉哈”,可以参与从钓鱼开始——剥鱼皮——熟鱼皮——染鱼皮——制作鱼皮衣物——添加鱼皮纹饰——直至将作品穿(或带)走的全过程。在八岔、四排、抓吉等赫哲民族乡都可建设此类生态区。

  此外,组建一支鱼皮服饰展演团队,在生态区里展现标示性品牌。将结婚礼服、祭典节日礼服、劳动服、传统猎装、少女勒勒、儿童服装等融入婚俗、节俗、祭祀礼仪、捕鱼狩猎、日常生活等等赫哲族传统文化及民族歌舞一并展演。平时可以在风情园,节日期间作为保留节目占领舞台,并组织国内巡展、国际交流。

  总之,将博物馆的动态展示延伸到民族生态园区的活态传承之中。

(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