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用户名:
密码:

容亚美

编辑整理:李殿龙
浏览量:

  在海南乐东黎族自治县千家镇永益村,有这样一位黎族妇女,她能熟练地掌握黎族传统织锦的纺、染、织、绣四大工艺,她以木棉花为原料,用脚踏式纺车纺线,用植物染料染色,用腰织机织布,手工织造出花纹精美、图案丰富的服饰、被单、幕帘等。

  她叫容亚美,2006年首届海南省黎族织锦大赛特等奖获得者,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她的人生故事,与绚丽多彩的黎锦相映生辉。

  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民间文化历史的"活化石",而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的主角,是漫漫岁月长河中传统文化的"提灯人",他们延伸着传统文化从古至今的路。他们是活着的历史精华。

  永益村周边是肥沃的农田,田野周围是青翠的群山。走进永益村,鸡犬相闻,村道曲折,民房错落。那些黎族孩子们看到有人进村,一个个都睁大了好奇的眼睛,拄着拐杖的黎族阿婆笑容可掬,流露出分外的热情。

  如今,60岁的容亚美仍在家中织着自己心爱的黎锦。从2008年开始,“乐东黎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黎族纺染织绣传承所”的牌子就一直挂在她家的墙上,这里也成为附近妇女们交流织锦技艺的热闹地方。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的容亚美,熟练掌握着纺、染、织、绣4项传统工艺。

  容亚美的母亲张雪云当年是千家镇一带数一数二的织锦高手,在母亲的影响下,她自小就喜欢上本民族的织锦工艺;8岁的时候,她就蹲在母亲身旁习练织锦,耳濡目染之下,勤学苦练之后,容亚美在13岁时,已经可以独立完成织锦。

  每位黎族妇女都会从她母亲那里,继承到一些织有各种不同图案的布片,容亚美母亲的图案就是从我外婆那里得来的,然后这样一代代传下去;学习织锦全靠这些布片上的图案,一针一线,一步一步地模仿,到最后手艺熟练了,图案的排列、大小、长短可能会跟上一辈的不一样,但始终都有母亲她们的影子。

  “成为传承人之后,自然就想要绣得更好,要有突破。”黎锦的工艺与风格是固定的,怎样才能在图案上织出新花样来呢?为了构思一个新图案,容亚美常常想到失眠。不停地翻看传统图案、吸收现代文化要素后,容亚美以黎族图案特点织出了火箭升空、万里长城等等不少与时俱进的图案。她在创作时还常常独具匠心地将继承下来的传统图案作不同的搭配组合。

  为了让黎锦技艺为更多人所熟知和掌握,她还常常受邀去其他市县授课。精神矍铄的老手艺人在谈起自己挚爱的织锦事业时,流露出的是如年轻人般的激情。于她而言,这是一门自己钟爱的艺术,更是一份对民族艺术的担当!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网易新闻参考资料

  

上一篇:
下一篇:

0

中科汇联承办,easysite内容管理系统,portal门户,舆情监测,搜索引擎,政府门户,信息公开,电子政务